当前位置:资讯 > >正文
孩子不能只会学习!父母忽视培养孩子生活能力,孩子会缺乏责任心
2023-07-09 13:16:24    顶端新闻

经常听到父母对孩子说:你好好学习就行,其他的不用你管。

我们知道这是家长想要孩子好好学习,不去管那些闲杂事情,可是这样说并不对,很容易让孩子形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学习是应该去认真对待,可是不能为了学习就让孩子什么也不去做,这不是爱孩子,而是在无形的禁锢。


(资料图)

一、这样做会让孩子失去责任心,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听到家长说这样的话,孩子很容易会想我只要学习就行,本来是想了解一下情况,或者帮忙做一下家务,却得到家长这样的回应。时间长了,孩子就不会主动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会慢慢养成懒惰的习惯,除了学习其他事情不去参与也不去想。这时如果有什么事情需要孩子帮助时,很可能让孩子不耐烦,心想:为什么叫我?

如此一来,责任心的缺失就会很难弥补。

清华大学曾经有个学霸,名叫戚柯,从小父母就严格管理他的学习,不但禁止戚柯随意交朋友,对戚柯的生活作息还严加管理。这样从小依赖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了高中连自己的衣服还不会整理。考上了清华后,因为一门学科不及格对自己产生了不自信的心理,毕业工作后因为能力不强,工作态度不认真被辞退,而后患得抑郁症。

这就与平时父母的教育有关,孩子只知道学习,对其他事情一概不关心,从小就生活在温室里,没有经历过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很脆弱。

也许这个例子有些严重,但实际上平时孩子尽量多参与事情、多做家务活,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他会认为自己是这个家庭的一员,发生了事情和自己也有关系,这就给孩子树立起了责任心。

二、容易对人产生依赖感,不会自己去决定或者选择事情,缺少自理能力。

在看似很小的事情上,比如洗碗,就能让孩子知道很多。

首先能让孩子意识到感恩,做这些事情也需要花费体力,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做完后的成就感和辛苦。其次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以后的日子里家长不可能一直陪着孩子,如果家长不在身边,孩子在家中学到的做家务就可以施展出来,最起码不邋里邋遢。

有时候并不是说做一两件事情就能让孩子有很独立的能力,这需要家长长期的教育,比如孩子长大一点后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洗衣服,或者在假期的时候分配好谁洗碗、谁做饭;逛超市的时候让孩子自己选择买什么,能自己选择去做什么;然后帮助孩子去分析利弊,这样孩子在学习之余锻炼了的自理能力,还能对很多事情有自己判断。

不让孩子过多地依赖他人,能力范围内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

三、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康完整的人。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学习是重要的,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康、独立的人。孩子以后是要在社会中生活,他不会一直呆在学校,到了社会上以后个人的其他能力也很重要。

比如独立思考,独立生活,不人云亦云;还有和其他人协调和沟通的能力,很大部分都是需要从小培养的。

只知道学习的孩子在社会上会生活得很艰难,因为并没有接受到其他方面的培养,没有经验,只能从头开始学习,但是社会远比学校难得多,所以从一开始培养孩子很重要。

孩子需要的不只是好好学习,也需要参与到家庭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部分能力就得到了锻炼,所以,请不要只让孩子学习。

X 关闭

往期话题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