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正文
点燃文艺火种 汇聚百姓力量 | 北京石景山区文化馆“古城之春”艺术节连续举办40年
2023-07-29 14:37:29    中国文化传媒网

▲ 第40届古城之春歌曲《古城之春》 石景山区文化馆供图

翠微山下,永定河畔,40年歌声不断,唱响新时代铿锵旋律。近日,由北京石景山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区文化馆及全区各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共同承办和参与的“传承 开放 融合 创新”——石景山区第40届“古城之春”艺术节(简称“艺术节”)在石景山区文化中心开幕。

在开幕式演出的舞台上,大合唱《古城之春》、京韵大鼓《艺术节抒怀》、音乐快板《古城之春花满园》抒发了参与者对艺术节独有的情怀;歌曲《心在山水间》《山河永定》描述了石景山区山水融城之美……观看开幕式的王先生说:“艺术节让观众既欣赏到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舞台艺术精品,又感受到石景山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让人深受鼓舞。”艺术节的常客秦先生说:“前三年艺术节的各类活动都是通过线上的形式开展的,对我们来说,缺少了面对面的交流机会。现在,线下活动全面恢复,我又能和伙伴们一起参加培训和比赛了。”


(资料图)

“‘传承、开放、融合、创新’是今年的主题,也是艺术节始终不变的初心和使命。”石景山区文化馆馆长甘楠说。历经40年的发展,艺术节已从最初的艺术普及演出活动发展为“政府主导、社会主体、群众主角”的大型群众文化节庆活动,成为石景山区群众参与面最广、文化号召力最强的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

四十载传承普惠,精彩持续不断。艺术节于今年4月至12月间举办,紧紧围绕时代主旋律和区域中心工作,本着“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面向驻区企业、部队、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的各界群众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40年来,艺术节共举办30多种艺术形式的活动5000余场次,覆盖观众500余万人次,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较大规模和艺术水平的业余文艺团队和群众文化明星,他们在国家级、市级等各类文艺比赛中频频获奖。”文化馆副馆长王莉介绍。

开放包容,声誉日广。经过多年发展,石景山区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集现代工业文明、现代科幻、冬奥文化于一体的时尚之城。文化馆人带领团队,带着精心创作的优秀作品积极参加全国比赛和巡演,宣传石景山新气象,展示石景山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石景山公共文化魅力。载誉归来的同时,也将优秀剧目引进石景山,借以启迪居民。

动静融合,吸引更多百姓参与。艺术节从最初的舞蹈、合唱、器乐为主的比赛活动,增加了摄影、文学、美术、书法等,演出与展览相结合,不断调动各类文艺爱好者的参与积极性。“作为青年公共文化工作者,我们应该肩负新时代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发挥公共文化的价值和影响力,挖掘群众潜力,培养和提高群众艺术表现力,满足群众用不同的艺术形式畅享美好生活、表达文化自信的意愿。”石景山区文化馆工作人员岳欣说。

锐意创新,艺术盛会不断升级进阶。艺术节是原创作品展示的大舞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石景山区文化馆激发全区文艺创作活力,结合地域特色,紧扣重大时代主题,精心创作了涵盖多个艺术门类的500余件原创作品。其中,小品《春天网约车》入围第十九届全国群星奖戏剧类决赛,创编并参演的舞蹈《一起向未来》获得第十九届广场舞类全国群星奖。

此外,石景山区文化馆还推出多种惠民活动。“正月十五唱大戏”、夏日文化广场系列活动、送福到家、阵地培训和讲座、惠民演出、周末剧场……家住文化馆附近的张女士说:“文化馆的活动非常丰富,我和朋友经常在‘石景山文E’手机APP上抢票观看演出、参加培训。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北京人艺、国家京剧院、东方歌舞团、中国广播艺术团等高质量演出,真幸福。”

下一步,石景山区文化馆将通过艺术节的举办,带动全区群众文化活动全面开花,让越来越多群众走进公共文化设施,参与文化、享受文化、体验文化,感受文化的魅力与力量,享受文化惠民带来的快乐与幸福,推动石景山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3年7月28日《中国文化报》

第8版刊发特别报道

《点燃文艺火种 汇聚百姓力量》

↓ ↓ ↓ ↓ ↓ ↓ ↓ ↓ ↓

X 关闭

往期话题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