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正文
一捧土带你“深度”了解安徽
2023-06-19 09:14:00    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地球上比较常见的有两大类生命体,一类是植物,土壤是其最基本的生存根基;另一类是动物,部分动物以植物为生,而他们也是食物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如此看来,土壤是地球诸多生命体的生存基石……”

6月18日上午,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在第33个“全国土地日”来临前,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家导览活动——“安徽的土壤”引发了诸多土地爱好者的赞叹。


(资料图)

什么是土壤?

导览专家释疑解惑

“土壤位于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圈,当岩石、矿物质历经风化,再经由一系列化学生物作用后,土壤便逐渐形成了。”从土壤的形成讲起,本次活动的导览专家,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副研究员何学智博士将深刻的土壤学知识转化为浅显易懂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向参与此次活动的市民科普。

“我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系统共分了12个土纲,32个亚纲,61个土类,200多个亚类。土壤按质地可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这三大类,相对而言,壤土性能最佳,它的保水保肥性能较好,但同时也有缺陷。”

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紫土地……这些耳熟能详的土地类型有什么区别?它们分布于我国哪里?对农作物而言,分别有什么好处呢?对于市民们的疑问,何学智在导览的同时一一进行了解答,并辅以通俗易懂的案例,帮助市民了解土壤。

“如果大家的手机屏幕朝下掉到了土壤里,屏幕极有可能被划花,这是因为土壤中含有二氧化硅(即石英)成分,而手机屏幕由玻璃制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但硬度往往比纯的石英要低,因此土壤中微小的石英颗粒极有可能划花手机屏幕。”

安徽省有哪些土壤?

小展厅汇聚安徽“大土地”

在安徽省地质博物馆资源与环境厅,有许多透明密封的盒子,分别装着一捧捧我省各地各类的土壤。有来自合肥大蜀山的石质土、紫蓬山的紫色土、来自池州市青阳县的石灰土、水稻土、红壤等土壤。土壤们“齐聚一堂”,共同向市民们无声地介绍着自己的故事。

由于我省各市纬度、海拔、气温、降水、基岩类型等条件各异,故而土壤类型各异。“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受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制约,以及地貌组合等共同作用,造成了土壤分布南北各异、东西有别。”

何学智介绍,我省淮北平原低山丘陵区、江淮丘陵及大别山区、沿江冲积平原、皖南山区各部土壤类型各异,“安徽省约有13个土类……从土地使用情况来看,大部分为耕地,皖中地区和江淮流域由于水量充足,所以水田分布较多……皖南等地山地较多部分既具有土壤条件又具有地形条件的地方,十分适合种植茶叶。”

土壤是地球脆弱又珍贵的“皮肤”,它不仅是地球抵御外来伤害的首要屏障,更是维持陆地生命存续的基本。“今天的活动,让更多市民认识、了解了安徽的土壤分布,也让大家知晓了土壤、土地资源的珍贵和土地保护的重要性。”何学智说道。

据悉,暑期即将来临,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将组织更多的“专家导览”活动,市民朋友们可通过关注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相关活动信息。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王雅雯通讯员 张珊珊

X 关闭

往期话题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