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正文
浦东非遗——沪剧,从田头山歌走向大舞台|快报
2023-06-18 12:41:43    浦东发布


【资料图】

沪剧,是上海独有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是黄浦江水拍打出来的乡土文化。它是一种善于把不同时代的现实生活,通过形象的表演、浓厚乡土气息的演唱所展示的戏曲艺术。

提起沪剧,传承人严蓉感慨良多:“我五六岁的时候就跟着父母学唱沪剧,从小受到老一辈沪剧表演艺术家的熏陶,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沪剧的魅力。所以,我16岁的时候就考进了川沙沪剧团,成为一名专业的演员。进入剧团以后,我跟随着剧目来深刻地了解戏中的人物、沪剧的唱腔、沪剧的表演、作念唱打,让我更坚定地要学好沪剧、传承好沪剧。”

沪剧,是上海本土特有的地方剧种,发源于吴淞江和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最初以民间说唱形式活跃在田野、街头,称为山歌,旋律自由、动听、舒展,后来慢慢从山歌发展为花鼓戏。1898年,花鼓戏艺人逐渐从农村进入上海市区,花鼓戏改名为本地滩簧,简称“本滩”。

严蓉介绍说:“1920年,本滩改名为‘申曲’,由此大量反映都市现实生活的时装新戏产生,如《碧落黄泉》《叛逆的女性》等,后来称为‘西装旗袍戏’,那时以演大戏为主,并且进入剧场。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也会跟着不同的主题、内容来设计人物的服装。”

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从此正式定名为“沪剧”。沪剧也因从“幕表”到“剧本”的转变而得到飞越发展。它引进了新文艺工作者,有了专业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等,当初称之为“戏改”,还成立了国家剧团、人民沪剧团。沪剧特有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它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特点,也使它具有表现当代生活的广阔前景。

除了沪剧演员的身份,如今严蓉还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群文工作中,推广和传承沪剧文化。严蓉说:“戏曲进校园是很有必要去做的一个项目,在这个过程中,让小朋友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学习和传承沪剧。沪剧传承责任重大,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沪剧爱好者来唱沪剧,也有更多的聆听者来进入剧场欣赏沪剧。”

X 关闭

往期话题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