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海油20日发布消息,国内首条海底地震勘探节点采集装备生产线在天津投产。 中国海油 供图
中新网4月20日电 题:中国自研海底地震勘探节点采集装备实现产业化制造
中新财经记者 王恩博
中国海油20日发布消息,国内首条海底地震勘探节点采集装备生产线在天津投产,标志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底地震勘探节点采集装备实现产业化制造,在高端海洋油气勘探装备领域迈出关键一步,将大幅提升深海深层油气藏勘探精度和成熟油田海底油藏的动态监测水平。
海底地震勘探节点采集装备如同安置在深海的“地动仪”,能够接收到万米深地层传回的比蚊子声还小150倍的地震波,并据此描绘高清油藏数据信息,是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核心装备。
“产业化制造后,我们在单位面积上获取的数据量比常规勘探装备增加3倍,信噪比提升30%,能够大幅提高复杂地质构造及油气藏的成像精度。”中国海油中海油服物探事业部技术负责人阮福明说。
海底地震勘探是近年来快速兴起的海洋油气勘探技术,在油藏监测领域应用效果显著。作为海洋油气勘探领域的重要装备,我国海底地震勘探节点采集装备长期依靠进口,不仅价格昂贵,且在装备技术性能上受到限制,超过300米水深节点装备对我国只租不售,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进程。
为破解这一难题,中国海油集中力量攻克一批以深水油气田开发为重点的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加快推进海底节点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建设。历时三年的技术攻关,科研团队相继攻克了超低功耗电路和超低频检波器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出适用于浅水到深水再到1500米以上超深水不同水深的海底“地动仪”,能够满足我国主要海域未来的海底地震勘探需求,进一步健全自主可控的海洋油气勘探装备体系。
中国海油中海油服物探事业部总经理周滨表示,应用节点采集装备实施海底地震勘探后,获取的高品质地震资料相当于给海底做了一次超强核磁检测,让地质学家对海底油藏结构看得更加清晰,极大提升了我国对海洋油气藏勘探能力。
据了解,首批产业化制造的6000套产品将于今年6月在我国海域全面投放,投用后能够大幅缩短海上油气田的开发周期,降低勘探开发成本。(完)
X 关闭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
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2月8日,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佳星)记...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
2月2日,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刘...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车辆无法通过。...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